一、HIV
(一)什么是HIV母嬰傳播?
妊娠、分娩和產后哺乳等過程,艾滋病病毒均可通過母親傳染胎嬰兒。如果未采取綜合防護措施,HIV母嬰傳播率是15%-40%。大約9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兒童是通過母嬰傳播途徑感染。
(二)HIV陽性母親會在哪些環節感染胎兒或者嬰兒?
HIV母嬰傳播可發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個階段,即宮內傳播、產時傳播和產后傳播。
(三) 預防HIV母嬰傳播有哪些措施?
1.減少高危性行為,比如多性伴、無保護的性行為。
2.接受婚檢,有計劃妊娠、做好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3.孕前已知感染,做好咨詢,接受抗病毒治療,最大程度降低艾滋病病毒載量后備孕。
4.所有孕婦孕早期盡早接受HIV篩查,確診感染盡早接受抗病毒治療,治療過程中遵照醫囑隨訪。
5.生產過程中避免損傷性操作。新生兒預防性應用抗病毒藥物。
(一)什么是梅毒母嬰傳播?二、梅毒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所引起的一種慢性、系統性的性傳播疾病,可分為后天獲得性梅毒和先天梅毒。妊娠或分娩等過程,梅毒螺旋體可通過孕產婦傳染胎(嬰)兒。
(二)梅毒母嬰傳播的危害?
梅毒母嬰傳播可導致胎兒早期流產、死胎死產、早產、兒童感染等。未經治療的梅毒感染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可達70%。
(三)預防梅毒母嬰傳播有哪些措施?
1.減少高危性行為,比如多性伴、無保護的性行為。
2.接受婚檢,有計劃妊娠、做好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3.孕前已知梅毒感染,最大程度降低血清滴度。
4.孕早期盡早接受梅毒篩查,確診感染盡早抗梅毒治療。
5.生產過程中避免損傷性操作。
6.梅毒感染產婦所生新生兒接受預防性治療。
三、乙肝
(一)什么是乙肝母嬰傳播?
母親體內乙肝病毒可通過妊娠、分娩或產后哺乳等過程傳染給胎(嬰)兒,造成兒童乙肝病毒感染。
(二) 乙肝母嬰傳播發生時機和母嬰傳播率?
1.乙肝母嬰傳播分宮內感染、產時感染、產后感染。
2.宮內感染是指胎兒在母親體內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母親體內乙肝病毒的感染。宮內感染約占5%~10%。
3.產時感染指分娩時,新生兒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陰道分泌物,或在分娩過程中因子宮收縮促使少量母血滲漏入胎兒血循環引起嬰兒感染。產時感染約占80%~85%。
4.產后感染主要是通過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觸被感染。產后感染約占10%~15%。
(三) 預防乙肝母嬰傳播有哪些措施?
1.孕前評估。孕前已知乙肝感染,醫生評估乙肝病毒載量HBV-DNA和肝功能后備孕。
2.必要治療。孕期確診乙肝感染,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測和HBV-DNA定量檢測。HBVDNA≥2×105IU/ml的乙肝孕婦,在妊娠24~28周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首選替諾福韋)。
3.聯合免疫。乙肝感染產婦分娩兒童于出生后6小時內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種首劑乙肝疫苗,按規定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
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費母嬰阻斷項目有哪些?
(一)免費篩查:孕產婦在接受初次孕產期保健時可在早孕建冊機構享受一次艾梅乙早期篩查。
(二)免費確認試驗:如孕產婦艾滋病初篩陽性,立即就診居住地婦幼保薦機構/疾控中心,將再次享受免費采血并進行免費確認試驗,如確診艾滋病,在應用抗病毒藥物前及用藥過程中,將享受免費CD4+T淋巴細胞檢測及HIV病毒載量檢測。
(三)免費治療
1.艾滋病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將享受免費的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及預防機會性感染預防藥物治療。
2.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所生的新生兒,免費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
3.定額奶粉補助及免費隨訪:居住地縣級婦幼保健機構為分娩的艾滋病感染孕產婦和所生兒童將提供免費的隨訪服務,兒童將接受免費早期感染診斷或艾滋病抗體檢測以及孕產婦奶粉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