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團隊的力量
發布時間:2014/04/04 閱讀:19425次
——神經外科迎接三級甲等醫院評審體會
2014年3月28日,我院終于順利通過了三級甲等醫院評審!“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的消息向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兗礦集團總醫院的每一個角落,所有聽到這一消息的職工都為之振奮、為之歡呼,我們神經外科的醫護人員就像孩子一樣抱在一起跳躍,“我們通過啦!我們通過啦!”幸福的淚水滑下激動地臉龐……就連我們職工的家屬聽到這個消息后都自豪的說“我也是三級甲等醫院職工的家屬了!”
是啊,自2012年3月我院正式啟動三級醫院評審工作以來,全院職工團結奮進,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2014年,在我院創建三級醫院的攻堅階段,神經外科的醫護人員更是以“院榮我榮、院衰我恥”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奮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形成了“創三級人人有責,做貢獻不分你我”的良好工作氛圍。為了促進科室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大家責無旁貸;為了科室擁有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我們義不容辭。一路走來,歷經坎坷與艱辛;一路走來,收獲成果與希望。在迎評過程中,涌現出許多可圈可點的動人事跡...
為了這次等級醫院評審,王登香主任帶領我們積極響應院領導號召,認真學習《三級醫院評審標準》,楊軍副主任不僅肩負著醫院評審辦的工作,更是把評審的最新精神第一時間傳達給我們,帶領我們整理相關資料,認真學習并執行醫院及科室各項核心制度,使科室醫療工作規范有序;利用質量管理工具對以往工作進行梳理總結,發現了以往工作的許多不足,對今后的工作制定出相對完善的工作流程及整改措施。
為了如期完成三甲評審的各項任務,提高工作效率,護士長帶領大家反復學習三甲標準中的每一款、每一條,對照——整改——再對照——再整改。三甲評審雖然給每個員工增加了無法估算的工作量,但它決不是阻礙工作的絆腳石。相反,挑戰帶來壓力,也帶來動力,發現問題,持續改進。
迎評工作的艱辛歷歷在目,為迎接三甲醫院評審,醫院取消雙休,科室護士沒有任何埋怨與不滿,盡職盡責地完成著各項工作。3月24日、25日晚上護士長帶領全科護士學習檢查路徑和相關知識到21:00,全科護士沒有一句抱怨,沒有一個人喊累,沒有一個人叫苦,每個人都盡所能的多做一點,每個人有了好主意都會積極的告訴護士長。
為了以更好的狀態、全力以赴的迎接評審,科室護士黨麗麗、張營主動叫家人帶走孩子(對象都在外地),在迎檢期間她們整整一個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兒子和女兒……
為了以干凈、整齊的形象迎接評審檢查,薛安堃、許靜對科室治療室、換藥室、處置室進行了徹底打掃,清理出許多暫時用不到的物品沒有地方放置,護士長正在為此發愁,黨麗麗、劉茜茜主動提供了自家的儲藏室及宿舍放置物品,薛安堃主動提供自己的汽車充當 “移動運輸站” ……
5位責任護士劉秋榮、葛皎潔、黨麗麗、李楠、徐玉杰加班加點熟悉患者病情、為患者宣教,翻閱資料查找患者病情擴展信息到深夜……
陶慧杰在評審的三天時間里負責了外勤聯絡的工作,為我們傳回了一個又一個打聽到的消息或迎檢時檢查出的問題并及時給我們通報……
薛安堃自動放棄下夜班休息時間和陶慧杰兵分兩路扮演“偵探”的角色為我們打探另一專家組的消息……
徐軍根據評審專家在其它科室查到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對科室資料進行整改……
在迎評的三天里,夜班護士和機動班護士徐國勇、薛安堃、王穎、劉茜茜、張曉雨、趙丹及時、機智、動態的處理著患者的各種需求,保證迎檢護士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迎評的各項準備工作,她們是真正地幕后英雄……
護士長鄧榮,在創建攻堅階段,她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日。她的母親因蛛網膜下腔出血在神經外科住院治療。在迎接評審檢查的幾天里,護士長的母親一直高燒不退,但作為女兒和護士的她都未踏進病房看望一眼,堅持戰斗在迎檢工作的第一線,28日送走了檢查組后,她才進病房探望病重的母親,這時母親已連續高燒數日,面對病床上的母親,她不禁淚流滿面……
還有讓我們感動不已的是科室的醫生們,他們充當了我們堅實的后盾。為了確保醫護人員之間有效的溝通,高樹臣主動與責任護士溝通患者的病情,為責任護士解決疑問;馬濤、趙艷志等醫生紛紛表示在護理專家組到達科室檢查時做我們堅強地理論后盾支持,陪同我們迎檢……
現在評審已經過去了,雖然辛苦但也收獲了很多。就像歌中唱到的一樣“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總醫院我的家,愛她你就維護她,不滿你就建設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如果總院是浩瀚的海洋,那么我們每一個員工就是一滴水珠,水珠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會不干涸。所以總院的明天也就是我們的未來,總院與我們的前途已緊密聯系在一起,命運掌握在每個員工的手中。
總之,通過這次三甲醫院評審工作,使科室的臨床技能水平、工作熱情煥然一新,我們將繼續保持目前的信念與狀態,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促進總醫院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